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钱庄与纸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两地商户之间做生意,不可能带着几千几万两银子在身上,不方便,也不安全。”

    “一般都是先谈好价格,然后写上收据,之后再把银子送过去。”

    “对方如果按时交银子或者银子数量不对,那另一方则可以拿着收据报官,这个时候这张收据可就价值几千几万两了。”

    “是大唐律法赋予了这张纸的价值。”

    “同理,如果律法提前赋予这张价值,是不是就免去了这些麻烦,两方可以一手交货一手银子。”

    李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儿臣想的是,在大唐各地设立一种机构,名字比如可以叫做钱庄。一个商人想要去外地买东西,可以先把银子存放在钱庄里,然后钱庄代表朝廷给他一张收据。”

    “这个商人就只需带着这张收据去外地购买商品。交易谈成,就把收据拿出来给对方,对方可以凭借收据在本地的钱庄里拿出银子。”

    李佑说完,众人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戴胄先开口说道:

    “确实是个好思路,但是弊端太多。前期如果没多少人去钱庄兑换收据,那么钱庄的银子就不多。突然来了一个大额的收据,钱庄兑换不出怎么办?是可以从别的钱庄运送银子过来,但是运用银子也是有成本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兑换有损朝廷颜面。另外这种方法只针对商户之间的大额交易,并不能解决如今铜币太少的问题。”

    “这个戴胄有点东西啊,不愧是户部尚书。”

    李佑心中想着,原本想着慢慢来,那现在一步到位呗,于是便说道:

    “那就让钱庄发布纸币。”

    “何为纸币?”

    “就是固定面额的收据,比如收据上写一两,别人存八两,就给他八张。或者更精细一点,一张五两的收据,和三张一两的收据。”

    “前期没多少人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在钱庄门口写清楚大额钱币兑换银子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三到五天。等到钱庄里面的银子够多了的时候,就不是问题了。”

    戴胄又是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高兴地说道:

    “大有可为,虽然钱庄会一直亏钱,但是利大于弊。”

    李世民有些蒙,蒙的不是听不懂李佑的方法,正是因为听懂了,他才蒙的。

    困扰了户部这么长时间的问题,竟然被李佑三言两语解决了。

    不过让他蒙的还在后面。

    李佑摇摇头说道:

    “怎么会亏钱呢?”

    “怎么不亏钱?前面钱庄的建造,后面钱庄保管银子的成本,这都是钱。本官知道了,齐王殿下是想别人往钱庄里存钱的时候收取一定费用对不对?那是行不通的,这样别人更不会往钱庄里存钱,那钱庄的成型时间就大大的加长了。”

    “本王不是这个意思。”

    李佑觉得这个户部尚书真的有点意思,这些问题他都能想到。

    “那怎么能不亏钱?”

    李佑没着急回答,银行都弄出来了,自己怎么可不占一脚。

    “父皇,这钱庄是大唐的钱庄,应取名大唐钱庄。虽钱庄户部会建造,但是儿臣要两成的收益。”

    李世民一听李佑这么说,顿时有些不明白了。就算不亏钱了,难道还能挣钱?不过这本就是李佑想出来的法子,他占两成也无可厚非。

    “朕允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