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念力多用性
本站推荐:这古代有邪祟,怕死得读书、神豪:开局外卖奖励顶级超跑、超级技能加点升级系统、北境战神陈宁、神级升级系统从蚊子开始无限进化、超级无敌升级系统秒速成神、月流苏神绝冥、让你代管黄巾军,竟把大汉灭了?、十殿战尊凌天、重生末日之冰雪战神、超级升级系统每天都在变强、瞬间升级系统万界最强战神、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秦羽大帝、仙都之撩妹升级系统、从白箱到监督、最强修炼升级系统、超级技能复刻挂机升级系统、宇宙超级无敌升级系统、秒速升级系统我的系统我做主、
马里亚纳海沟,乃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大致就在陈竹现在处身的不远处。
陈竹听到白鲸的话,吓得再也不敢胡乱开口。
白鲸吓了陈竹一下,才继续道:“一般来说,人的性格都有某种偏向性,所以绝大多数异能者,异能的表现形式都是偏向于某一方面。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异能并非与生俱来的,往往都是在某些极端的环境下,激发出来的潜在能力,而在那种情况下体现出来也就是自己最突出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异能者的能力都表现得很单一,而且被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所迷惑,认为那只是上天赐予的能力。
实际上,这些人,都不过是因为受到刺激,激发了自己脑袋某系区域,大幅度增强了自身的精神力而已。
从理论上说,性格不突出的人,就算受到极端的刺激,往往也只能变得有些偏激,很难大幅度增长精神力。
但是有着那么极少数的个别特例,因为受到的刺激太大,从而超过了他们性格能够承受的极限,也会导致他们的精神力超乎常人。
而这种人拥有的异能,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没有什么属性的念力。
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能承受的刺激是有限的,如果刺激太大,超过人脑能接受的极限,那么人就会因此死去,就算因此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最终也只能形成一种能影响到一定范围的怨念,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散。”
“比如说岛国流传的贞子或者说刚刚拍出来的咒怨?”
陈竹本来打算不开口的,听到白鲸的解释还是没忍住插了一句嘴。
白鲸没有继续责怪陈竹,而是微微点头,“大致说来差不多就是这样,只不过就算真的能形成强烈的怨念,也达不到那种境地,顶多也就稍微能够影响人的心智,让人产生幻觉或者性格微变,这也是人走到农村的墓地或者万葬坑附近,会出现见鬼的错觉的原因。
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是会有奇迹的发生,有着极少数的人能够受到超过想象的刺激,还能活下来。
他是一个,似乎也是这个世界第一个发现拥有念力的异能者。
本来我以为,这样的人应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没想到,他才消失不久,你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过我更加认可另一种说法,就是他在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这种绝无仅有的力量传递给了你。
因为据我们所知,你的经历虽然有点曲折,绝对达不到我所言的那种条件。”
陈竹不可能把自己重生的事情说出来,因为那太过光怪陆离,说出来也未必有人相信。
所以他第一时间转移了话题,疑惑的望着白鲸,“他?我在佛里昂口中也听说过这个字样,不知道你和他口中的那个‘他’,是不是同一个人?”
看到白鲸神色变得有些难看,陈竹连忙又加了一句,“抱歉,我是不是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没事,只是想到一些往事罢了!”
白鲸微微摇头,“你迟早也会知道他的消息,我说不说都一样。
过去的传奇,讲述出来没有什么意义,我说出这件事,也只是告诉你,念力比较特殊,让你学会运用而已。”
陈竹没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不过在看到白鲸的神色之后,他就明白,自己就算追问,也不可能得到什么答案,也就明智的闭了嘴。
白鲸见陈竹不再追问,继续道:“所谓异能,说穿了就是我们的精神力通过外放,从而对世界产生的一种影响,说起来和西方传说的魔法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天地之间看似空无一物,却游离着大量的各种小颗粒,还有各种普通人所很难感受到的能量。
那些小颗粒,就是化学之中所说的原子和分子,那些能量,就是科学之中所说的游离能量。
强大的精神力波动,能够引起那些分子和原子的共鸣,让游离的能量聚集,从而出现风火雷电水土等等各种难以理解的外在表现。
性格不同,引发的精神波动就不同,不过在精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情绪,暂时调节自己的心情,从而改变自己的精神波动。
这也就是我明明是水系异能者,为什么还能引发火系异能,还能动用念力的原因。
不过我的性格偏向于温和,就算改变精神波动,引发出来的异能威力也很差。
比如说我引发的念力,也就能抓点小动物,没有太大杀伤力,而我引发的火系异能,就更加温和,只能用来点点烟或者烧烤,发动慢而且杀伤力微乎其微。
但是你不同,你的异能一开始就是念力,也就是说只要你学会运用,你完全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异能,可以控风控水控火控土,可以用来加速也可以增加自身力量。
而且每种力量施展出来,都能和某个方面的单系异能者一样,发挥到一种极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