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提前做持笔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晚上也要做我布置的功课的那种认真。”

    徐氏答。

    张欣默了。

    她还真有点心疼。

    公爹原来习惯卯时起床,婆婆也差不多。

    朱小胖跟着他们俩,能晚起半个时辰的样子。

    也就是卯正起来,吃完早饭,夫子就给上早课,要差不多俩时辰。

    这都是需要朱小胖一直能坐住的,学识字,学读书,写笔顺。

    午正用了午饭,睡个午觉。然后就要坐车去道衍和尚那边了。

    这个一呆就是一下午,什么都学。

    文的武的都来,甚至琴棋书画,观天象,测风雨,算吉凶等等,就看道衍和尚当天玩什么来定。

    回到王府的时候,吃点点心,跟来请安的自己腻歪一会,跟朱高炽打打嘴仗,就要睡觉了。

    一天到晚也没啥玩的时候,也很少听朱瞻基说玩了什么。

    按朱瞻基的说法,他觉得跟他师父一下午都在玩。

    这可能就是神童跟张欣这种学渣的区别了。

    只是张欣对比自己的小时候,觉得儿子也太可怜了一些。

    没有玩过泥巴的人生,真的不太完美。

    而且,张欣怀疑,就是因为小时候一直在学习,长大了,朱瞻基才有那么多很投入的爱好。

    思绪一晃而过,张欣最终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娘,那不是一天都满满登登的?太满了。。。”

    “没办法。今时不同往日。

    娘不喜欢亡羊补牢。就得把事情做在前面。

    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教的人填上去什么,以后出来就是什么。

    不能放手全让道衍和尚。

    更不能让京师里那些人带歪了。

    昨天道衍和尚就试探了一下我们府内人的深浅。”

    徐氏把昨天朱瞻基回来跟她探讨的问题跟张欣整个儿复述了一遍。

    才接着往下说明她的想法。

    道衍和尚已经算是比较中允的那种了,什么都教,像《资治通鉴》这种讲帝王心术的也教。

    但道衍和尚始终也只是个臣子,他教导朱瞻基是从臣子的立场去教。

    一切偏向于教出来一个能听臣子言的皇帝。

    道衍和尚这次教一半留一半,让朱瞻基去想,其实就是在试探燕王府里面有没有人能给朱瞻基解惑,看不看得懂《资治通鉴》,懂又懂到了什么程度。

    只能朱瞻基一去道衍和尚那边上课,小孩子没心眼,是很自然的就会说起这些的。

    道衍和尚就这么一篇文章,就能探出燕王府的一部分底蕴。

    多说几篇,整个王府里大家都在什么层次他一目了然。

    是个人,就会有私心,谁也不知道这个私心会导向哪里。

    有些人的试探是为了明哲保身,有些人则是为了找到一击即中的死穴。

    很多时候,在事发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死穴已经暴露出来了。

    而且徐氏突然想到,回了京师,朱瞻基必然要去大本堂上课。

    到时候同样的情况还是会发生。

    孙子的记性实在太好,那么些繁杂的人名地名,只要讲过,基本就不会忘。

    这样的学生教起来是很让人痴迷的。

    不知不觉就会越教越多,夹杂的私货也会越来越多。

    这个对朱瞻基非常不好。

    一张白纸,前面的人画好了底子,后面的人就很难下笔。

    徐氏要在朱瞻基进学堂前,提前做持笔人。

    之前她顾虑着朱瞻基太小,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