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固捡起横刀,点头道,“真是一把好刀!应当不会太痛吧!”
他又不放心道,“叔父!千错万错,错在邵固一人,是我一时糊涂这才犯下大罪!还请叔父看在曾祖父的面子上,保我全族性命!”
光弼点头,“这个我可以答应你!你且放心去吧!”
邵固将信将疑,“当真?”
光弼脸色坚定道,“当年汝祖父谋反在前,若不是太宗宽宏,高宗大度,汝岂能继任松漠都督?又岂会有这造反的机会?”
邵固深以为然,仰天长叹,“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说罢,横刀自刎。
契丹三军无不落泪,“将军!将军!”
“首领!大首领!”
“都督!都督啊!呜呜呜……”
李光弼仰起头来,闭上了眼睛,沉默良久。
对众军士说道,“首恶已除,胁从不问,汝等散了吧。”
叛军即散,崇州之围遂解,契丹之乱遂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光弼狠下心来,翻身下马,割下邵固首级,回京复命。
洛阳城里武后与天子李旦听说李光弼竟然真的单枪匹马平定契丹叛乱,大喜过望!
乾元殿上母子兴奋不已,李旦只见母亲来回急促踱步,他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高兴,高兴的有些过了火。
武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停住脚步,对李旦说道,“陛下!当年已故蜀王李昭凯旋回京,太宗皇帝曾御驾亲迎,后来李洛平灭吐蕃,先帝也曾出长安城迎接,如今李家第三代光弼,单枪匹马,立下不世奇功,汝何不效仿太宗高宗,出洛阳以迎之,未尝不是一段美谈!”
李旦当然遵命,况且此事正中他的下怀,他也想趁此机会拉拢李洛李光弼父子,为己所用。
垂拱元年冬,李光弼来到洛阳城外。
天子李旦头戴帝王冠冕,身穿皇帝龙袍,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迎二十里。
路上,天子邀请蜀王李洛与他同车而行。
李洛谦虚道,“陛下!光弼年纪尚轻,此次平叛成功不过侥幸,陛下如此兴师动众出城相迎,实在是不合适啊!”
天子紧紧的拉起李洛的大手说道,“哎!王叔此言差矣,昔日太宗和先帝皆御驾亲迎汝父子,今光弼不遑多让,而朕不敢与太宗先帝相提并论,岂可怠慢乎?”
说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我爷爷我父亲曾经都亲自迎接李昭和李洛父子,今天李光弼的功劳也不小,而我李旦,不敢和太宗高宗相提并论,岂敢不亲自出城迎接。
是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可把李光弼吓得不轻。
光弼赶紧下马参拜,“臣幸不辱命,特献上逆首首级!”
李旦下车搀扶道,“爱卿劳苦功高啊!朕特赐汝为云麾将军!”
“臣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怀化中郎将是正四品下,云麾将军乃从三品上,也算是不小的升迁,但实际上都是散官,并无实权。
天子龙颜大悦,左手拉着李洛,右手拉着李光弼,看两人是越看越顺眼,夸赞道,“汝一门三代,可真是国家之干城,社稷之肱股!今便与朕一同乘车入宫,太后已经备下酒席,为云麾将军庆功!”
回洛阳城的路上,天子见云麾将军李光弼衣衫单薄,怕他经不住寒风凛冽,便把自己身上的裘袍披在光弼身上。
光弼受宠若惊。
正是:
风动野云低,寒光照铁衣。
马嘶人骤起,单枪平胡骑。
归来见天子,天子解金衣。
大唐有光弼,凌烟志可期。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喜欢银枪白马战大唐()银枪白马战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