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归来。
柳林的尽头就是一条河,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河流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名曰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
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隆顺府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过了码头众人来到热闹的市区街道,这里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
不多时,一行人就来到集市上,这里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卖梨了,卖梨了,百年老梨树结出的好梨啊,又大又甜,又香又脆嘞~,卖梨了,卖梨了,百年老梨树结出的好梨啊,又大又甜,又香又脆嘞……”
有个在集市上卖梨的乡下人不断吆喝着,从旁边行人的议论中知道这梨的味道的确非常香甜,但价钱很贵。
池水墨看着那卖梨的乡下人嘴唇干裂,面对着一车梨子,却连一个也舍不得吃,脚上穿的鞋已经露出了几个脚趾头,身上的衣服到处都是补丁。
要知道,赶集的乡下人人可是力争要准备一套好衣服的,不然很容易被城里的人看轻,从这卖梨人的衣着打扮来看,恐怕他的确贫困非常,明明不大的年纪却已经饱经风霜。
池水墨猜测,这卖梨人的一家可能都在等着他卖梨回去,家里很可能油盐已经告磬,等着卖梨的钱买些必须品。
这时突然有个戴着破头巾,穿着破烂道袍的道士,在车前伸手向乡下人乞讨。乡下人呵斥他,他也不走。
乡下人生气了,这不是耽搁自己卖梨么,家中老母妻儿还在等候,如何能耽搁得起,呵斥不成乡下人便大声地辱骂起来。
你不要指望一个乡下人在着急的时候和你讲什么道理,那是天方夜谭。
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贫道只讨你一个,对你来说没多大损失,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观看的人劝乡下人拿一个不好的梨给老道士,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坚决不肯。池水墨见状,对身旁的一个侍卫说道,“你去买个梨送给那位道士!”
得到梨的道士向池水墨拜谢,然后对着众人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东西。我有好梨,请大家品尝。”
有人问:“你既然有梨,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道士说:“我是需要这个梨核做种子。”于是捧着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道士吃完梨,把核放在手里,取下背在肩上的小铁铲,在地上挖了个几寸深的坑,然后放进梨核,盖上土,向旁边的人要点热水浇灌。
有好事的人便到路边店铺中提来一壶滚开的水,道士接过开水浇进了坑里。
大家都瞪着眼看着,见一棵嫩芽儿冒了出来,并渐渐长大,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转眼间开花、结果,又大又香的梨子挂满了枝头。
“恩!”池水墨眉头一皱,没想到出门逛个街也能遇到道门中人,心中轻轻喝道,“望气术,开!”
只见池水墨周围的所有人头上都冒出光芒来,不过大多是牙签粗细,一寸来长的白色气运,有几个店铺中的客人倒是有着香烟粗细,三寸左右的白色气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