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什么稀罕物,在四九城里这东西又叫冰桶,皇家用的都是各种金镶玉珐琅质,甚至景泰蓝外壳,而一般大臣家就用普通硬木打造也不影响使用。
每年冬天,北京的各大海子都有采冰人忙碌一冬,其中尤其以皇家最多,他们把北海、中南海、筒子河、护城河甚至昆明湖上的冰块取下来,然后运到京城各地的冰窖内储存好,等到夏天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这可是明清两代冬季连绵不绝的重要事务,在现如今前门大街东侧还有一个胡同叫做冰窖厂胡同,就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冰窖而得名。
在现代冰箱没有诞生的年代里,夏季能用上冰绝对是身份的象征了,北方采集冬季的冰利用冰窖储存,而南方用冰多采用硝石制造,比如说琉球肖乐天所用的冰块,完全是靠硝石溶解在水里吸收热量的原理而制成,那成本可就更高了。
范儒能随身带着冰桶出门,侧面也可见他的豪奢,跟着肖乐天这个便宜姑爷,这老头子真是搭上顺风车了。
几碗冰镇酸梅汤下肚,老排长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他让手下人带着范府管家去办手续,自己和范儒坐在大柳树荫里,接着刚才的话茬谈。
老排长伸手指着那些正被往西水门外驱逐的百姓说道“这些人,可就是特区的第二个麻烦了,他们就是流民……”
古代农耕社会,人们靠天吃饭,人们的活路完全集中在几亩薄田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一旦有了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大量的难民,也就是官府嘴里的流民。
其实流民并不一定非等那些全国性的大灾荒发生后才出现,其实平常风调雨顺的年景里流民也不少。
贪官污吏土地兼并,家中不肖子孙吃喝嫖赌,甚至因为大病而变得赤贫……这些事情都会造成一大批失去土地的赤贫百姓。
无业游民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固定的家业彻底没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当佃户活着的,所以狠狠心就去当游民吧。
该投靠亲戚朋友的去找亲朋,想闯关东的也可以冒险试一试,甚至南方还有出海当猪猡的,上山当土匪的,反正一句话人总得活着。
现在直隶这块哪儿的生活好啊?瞎子都看的出来当然是塘沽特区了,这一县之地已经成了百姓眼里的黄金国,说实话在这里要饭一天都能要到半串铜钱,这不是天堂是什么?
开始是零星的流民向塘沽聚集,一天也就二三十户人家,他们躲在柳墙外苦苦等候名额有限的那些招工指标,因为只有内部有商家点名要了谁,给出了用工指标他们才能进柳墙。
但是特区的官员们突然发现,这群流民跟周围柳墙外的百姓完全不是一回事,柳墙外的百姓毕竟是本乡本土,你驱逐出去他们也有一个家可以住,还有几亩田可以活命。
而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失去家园的难民,你不让他们进来他们就得露宿野地,冬天北方那是多冷啊,真冻死一批丞相还得让人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