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皱眉道。
“这是陛下和朝堂诸公经过无数次推算和权衡之后的结果,为了能够将财政最大化利用,在民生和军事方面尽力达到了平衡,甚至对军队已经是有很大的偏向了。其实在我看来,如今大楚军队方面的拨款所占比例已经是极大超标了,应该在削减几成。每少维持一万大军,用于教育和医疗上,十余年后,我大楚起码能够多出数千士子以及数十万人口。”诸葛亮摇头道。
“打下贵霜和身毒固然是难事,但之后如何有效的统治和管理更加艰难。没有足够的人口和士子进行侵蚀和管理,就是打下来了又能如何?我汉人目前的人口想要占据这么大的地盘还远远不够。”
从军和从政,两个人的矛盾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诸葛亮和周瑜二人皆是智者,但所站立场不同,自然想法和观点不同。就和三国之时的诸葛亮一样,一些人批判其六出祁山是穷兵黩武,耗尽了蜀国的元气,但若真是设身处地的去想,那种情况下不这么办又能如何?和地盘人口皆数倍于其的魏国拼发展拼内政吗?那种情况下,别无他选,不争就是死,靠着当时诸葛亮的惊世之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对于诸葛亮的解释,周瑜不可置否,他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是站在一个将军的立场之上,每少一些拨款少一些精良的武器装备军队就会少上几分战力、多死一些人。这其中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他也不得不争。
你不能说这为国征战、马革裹尸的几百士卒的性命,就比那病死的几千几万孩童来的贱。这是一个人性和立场方面的问题,无所谓对错。当你设身处地至于战场,亲眼看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袍为国而战壮烈的倒在战场上,亦或者当你身处村舍,看到自己身边许多单纯可爱的孩童就因为缺少医生,由于一点小病小灾得不到医治就死去,你的选择自然不同。
但是站在袁术的立场之上,这二者无谓谁的命更加珍贵,而只有谁的利用价值更高,更值得被选择。这就是一个统治者该具备的素质,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和仁慈爱民某种程度上并不冲突,因为你必须要舍弃一些,有时候残忍冷血也是一种仁德,无谓的仁慈只会使得更多的人遭受苦难。
只是二人谈笑之间,战场局势已然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将贵霜的骑兵消灭后,周瑜副将按部就班的指挥就彻底将贵霜军拉入了深渊。
很快,这一场战斗就结束了。贵霜军全军覆没,没有被杀的尽皆投降成了俘虏,无一人逃离。原本少数几人确实是冲出了谷口,但是被周瑜安置在谷口处看守的哨骑屠戮一空,没有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连带着这支贵霜军的统帅阿萨法也成了周瑜的阶下囚。此人还要求享受贵族福利待遇,等待己方家族派人前来将其赎走。但是周瑜在虚以逶迤、从其口中得到了贵霜的一些信息之后,就直接将其杀死。连带着那几千被捆绑在一起的俘虏也被全部杀掉。
随后周瑜命令士卒将战场打扫了干净,清楚一切己方的痕迹,所有汉军尸身全部就地火化,将骨灰放入坛中标记,带着其甲胄一起离开。这些贵霜将士的尸体也被焚烧一空,不留痕迹。
随后周瑜在确定战场之上再看不出任何汉军的痕迹之后,这才率军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