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一脸感动地站起了身来摇了摇头道。“陛下何出此言,臣乃军人,为国守疆乃是本份而已,又辛苦到哪?倒是那些将士,哪怕是身在高原之地,仍旧日日操练不敢懈怠……”
高原地区,可不比中原,更不比关中,关中一带的海拔并不高,但是,临近青海这一带,却至少海拔超过了两千米以上,甚至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三千米。
这样的海拔让很多的士卒都不适应,经过了艰苦的训练,总算是在这一带站稳了脚根。并且每一季,都会抽调兵马进行一次野外长途行军作战演练,甚至是深入到青藏高原之地。不过,为此,也付出了过三百名将士非战死亡的代价。
但是,这些代价的确是值得的,至少,这一个野战军三万多名精锐的军人已经能够适应了高原作战。寒暄之后,大帐之内几十名文武大臣全蹲在了里边,裴仁基开始指点着大帐之内的沙盘讲述起来。如今的吐谷浑国主乃是慕容世伏,这家伙因为被隋朝打怕了,害怕被隋朝灭族,于脆苦求杨广,最终杨广允婚,世伏得以迎娶隋朝的宗室女光化公主为妻。
世伏此人倒是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即便隋朝大乱,吐谷浑做得最多的也就是在边界之地小打小闹,弄些利益,而本公子夺取关中之后,更是连取河西及西秦。
而西秦薛氏,当初可是曾经与吐谷浑作战,并将数万吐谷浑大军打得狼狈逃窜的主。看到关中的华夏复兴军远超西秦的战斗力之后,世伏收起了想要进取关中的野心,继续当他的游牧民族国主。
而前年,世伏病重一直卧床不起难以理事,而其子尚幼。使得吐谷浑之政务军权尽落于其弟伏允之手。伏允绝对不是一个安份的角色,或者说年方二十出头的伏允相比起四十出头的世伏而言更年轻,更富有野心。
现如今,据说这家伙已经开始跟那光化公主开始眉来眼去,不过,为了让那些不服自己的人都甘拜下风,所以伏允决定东侵,以此来显示其武功。同时还能够震摄那些国内不甘其下的王族。
所以,他来了,当然,一开始是向着西海郡动手,西海郡也就是囊括了整个西海(后世的青海湖)以及后世的大半个青海省位置的大郡。而那时候本公子正在收拾巴蜀之地,再说当时的西海郡仍旧落在旧隋官吏手中,所以本公子也不怎么在意。
我在意的是先平定了自己的后院,平定了华夏大地。但是现在,伏允这家伙得手之后,似乎觉得本公子居然没有半点反应,胆子终于开始毛了起来。
于是,吃了一次甜头的伏允终于再一次纠集了大军,杀气腾腾的直往东而来,一路,由伏允亲领经西海盐池而下,另外一路,则由其叔父慕容达昔率领,夺取河源之后直扑浇河。
慕容达昔这老家伙年近六旬,不过嘛,长得一口好牙,吃嘛嘛香,所以身体倍棒,老家伙昔日就是一员猛将,而今,虽然年已六旬,却仍旧是吐谷浑有数的大将。
而且,这老家伙虽然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但是至少眼光不错,在慕容世伏病重卧床起,他就投靠了自己的亲侄子慕容伏允,为其鞍前马后的效劳。
而其在吐谷浑威望素重,有了这个老家伙加入自己的团队,慕容伏允自然是喜出望外,对其倒也极为看重,而今,更是成为了一军之主帅,负责南路东征。
慕容达昔拿下了河源郡后,很是觉得不过瘾,于是一面派人知会慕容伏允,一面大军直往浇河郡而来。另外就是,北面的慕容伏允在拿下了西海郡的郡治之后,同样觉得要是这么就班师回朝,实在是不太乐意。重要的是,昔日为隋朝所侵之地,尚有两郡在本公子的手中,所以,他们这才决定,继续东征,一定要复吐谷浑旧观。
“照之前朝庭传来的计划,我军派了一个师与慕容达昔接敌,且战且退,从边境处,已退至距离浇河郡治不足五十里之地,依着连云山之屏障固守……
近两个时辰,终于确定了进军计划,瑶光妹子领第四军往之。而韩世谔被我安排与瑶光妹子同往,另外裴元庆再领一个师前往,只加上西平郡驻扎的一个师,他们那一路的人马足有五万出头。如此,已经完全足够收拾那只吐谷浑偏师了。
嗯,李玄霸本该留在我这边,但是我还是决定把这家伙派了过去,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位猛将在侧,再加上韩世谔这位军中宿将在,瑶光妹子的安全多有些保障。
不过这家伙原本统帅的禁卫军骑兵师被我留了大半,再加上之前收拢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