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无事,从北向南,一路闲游。
时间“嗖”然而逝,不知不觉已到初夏,在西子湖边停了下来。
“李真,你瞧,可真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安飞生用手里的如意头红木镶螺钿折扇指着湖面称赞不已。
李真早就发现了,不管是什么树木花草,只要规模够大,总会让人升起“夺天地造化”之感,那种震撼与激赏是无与伦比的。
“为何要去西冷书院?咱们都是江湖人,同书生文人格格不入吧?”想到今日的目的地,李真有些不解。
安飞生淡淡道:“你没读过几本书,便不要以为别人也没读过几本。”
李真对儒家经典了解的确不多,却尤为推崇“大学”,每每读来,唇齿留香。虽然如此,自问不是儒生,便对安飞生这种暗讽并不在意。
西冷书院是杭州府最有声誉的书院,每年择生极其严格,非天才不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就读的。
“莫非你这个海外人还仰慕中原文化,想来读书不成?”李真笑道。
安飞生淡淡一笑,并未回答。
“呵,装相。”李真暗想,“出了秘境,这人又变得冷淡,全身都是矜持高贵了。”
“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知道你所在的海外小岛有多少人学了儒家经史子集。”李真好奇地望着安飞生。
这人真的来自海外?有时他会升起疑惑,但又觉得此人没必要欺骗自己。总之,有些不安,却又没发现能证明疑点的证据。
自暴自弃之下,生出了“只要不是凶残的倭寇便好”的苟且心理。
西冷书院位于西子湖边,由大片青砖黛瓦的建筑构成。
走在苍翠大榕树的树荫下,哪怕是夏季,也不觉得如何炎热,鼻尖更是有对面湖上吹来的阵阵荷香。
走着走着,“西冷书院”四个大字便出现在眼前,那是刻在一块两丈高椭圆岩石上的黑色隶书大字。过了这个石碑,就算进入了书院的地界,入目便是大门。
顺利进入书院,不想同安飞生一起,李真借口想随意逛逛,便同他分开。
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避开人群,远远看到一处篱笆院中开满蔷薇,更有吟诵之声响起。
不知不觉靠近,李真便看到一架蔷薇,开满酒盅大小粉白、浅红花朵,整个小院沐浴在淡淡的香气中,一个四十余岁的夫子正半倚半靠在躺椅上,手里拿着本书读着,边上的茶几上摆着紫砂茶具并一盘粉红的樱桃。
李真嘴角微翘,这人日子过的不错,看着何其惬意。或许有朝一日隐居,也能过上类似的生活?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夫子像是没看见外人一样,躺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一只手放在脑后,一只手拿着本书,嘴里吟道。
李真悄悄走入院中,随意在一个石凳上坐下,微眯着眼睛听他诵读《诗经》。
“咳,咳。”夫子轻咳了两声,放下书,看着李真道:“你是?”
李真拱手道:“在下李真,听到先生在读诗经,一时好奇,不请自来,还请勿怪。”
夫子微微点头:“吾名夏一鸣。”
李真顺手倒满茶杯递给对方。
夏一鸣笑笑一饮而尽。
李真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茶水清冽,入口略苦,待咽下茶水,舌底生津,回味甘甜,居然带着青竹的清香,“好茶。”他赞道。
夏一鸣听到赞扬,洋洋得意:“当然是好茶。泡茶的水是去岁落在竹叶上的雪,好不容易收集了两坛,今日才第一次开坛,你运气不错。”说完,捋了捋胡须。
李真笑道:“多谢夏先生的好茶。”
夏一鸣点头:“你来书院可是有事?若是读书有疑问可以讲来,老夫或许可解。”
李真想了想道:“的确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疑问。”
“哦?”夏一鸣不解。
李真坐直身体,解释道:“就是断句的问题,究竟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夏一鸣道:“最后一种颇有新意。”
李真摇了摇手里的宝瓶头青竹扇道:“其实还有一种断句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夏一鸣道:“有没有想入我书院?便是不参加科举,也能明智。”
李真哑然失笑:“在下是个神医,没有读书的打算,倒是颇为喜欢游山涉水,奇人异事。”
夏一鸣不由露出惋惜的表情。
两人静静坐在蔷薇花架下,不再言语。一阵风吹过,指甲盖大小的蔷薇花瓣纷纷扬扬的落在头上、肩上,将人染香。
忽然,夏一鸣想起了什么:“老夫还真认识一位奇人,若是有暇,可带你去见一见。”
李真好奇:“奇人?哪一种奇人?”
夏一鸣神秘笑笑,摇摇头,不肯多说。这反倒让李真更感兴趣。
看看天色,夏一鸣从躺椅上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甩甩袖子,背着手,下巴微抬,示意李真上,朝隔壁的清风观走去。
没错,西冷书院与清风观比邻而居,而夏一鸣所住的院落便与道观一墙之隔。
夏一鸣动作灵活地爬上墙,要跳进清风观,动作全然不像四十岁的读书人。
“快!”夏一鸣招招手,见四处没人,忙示意李真跟上。
李真不觉好笑,这位夫子非常人也。放下胡思乱想,灵活一跃,跳上丈余高的墙,轻轻落在夏一鸣边上。
夏一鸣惊奇地看着他,道:“小子,还懂轻功?不错,能达到‘一苇渡江’或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