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7章 种地,我是认真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怀仁没有加入盛唐,但他介绍一个人加入了,这也是唐觉晓最近才不抗拒的事。

    纯商做得再厉害,敌不过一张a4纸,而让有权力的人入局,起码有权力的人会用自己的权力保护自己的利益。

    只要这利益是合法的,现在唐觉晓不会去抗拒。评价一个人好坏,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他做了什么事。

    农学如果发展到巅峰,地球养个两三百亿人绝对不是问题,而且阶级一旦分开、固化,人口自己就控制得住,也很难有那么多人。

    现在中国的农业问题极大,光是每年1600亿美金的进口数……

    美国一吨大豆通常在330到340美金之间,进口一亿吨也不过是300多亿,这么一算,各方面缺口实在太大了。

    如果中美交恶,改买巴西大豆,巴西能涨价到400。

    李德是一名学者,学者难免会有野心,很多人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他把荷兰模式交给唐觉晓,再结合光伏发电等各种东西,就挑起了同样具有野心的唐觉晓的欲望。

    中国农业哪怕是一个省,发展出荷兰模式为主,每年能在农业上获得的利益之大,都远超打仗。

    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它任何国家在这事上都不具备和中国竞争的条件。

    只要中国农业工业化2.0完成,绝大多数人可以不做事了,这很梦幻。

    李怀远是一名官员,官员考虑的就实际得多。

    第一,农业大学每年就出来5万人,就这点人能干什么?绝大多数毕业等于失业,只有3000人能投入农业里。算上别的农业的学校,总量也不大,就业情况差不多。

    一想到13亿人口国家的农业研究,就靠这么点人……

    第二,中国的大环境,就不利于新型农业发展。中国是小农经济,每个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年杀头猪,差不多。互联网随便就能查到新技术,但偏偏这批人是最难接收到新技术的人。以及,如果没有销售渠道,学到新技术反而是灾难。

    第三,大多数农业工作者,没有一个统一的前进思路,大家各顾各的。每个人生产流程不一样,标准不一样,监管不到位,会造成严重后果。简单说,镉大米怎么来的?

    再加上人们技术的落后,绝大多数人的农具是50年前的款式……

    就算唐觉晓愿意砸钱做荷兰模式,和农业大学全面合作,毕业生全进盛唐,其实对国家农业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李怀远的观点,必须把农业研究者当“将领”用,而不是当“士兵”。三五个农业研究者可以带上百普通人做超大农业项目,不一定是毕业生,导师带实习生也可以。

    这样一来农大的3000人就可以分成1000个小组,带10万人进行新农业研究。

    如果模式成功,那就不是每年3000研究者投入,而是5万,每年会带动百万人研究新农业。

    再加上其它大学也有农业……

    等过个二、三十年,中国出现500万农业研究者、3000万辅助,或许不是梦。

    到时候慢慢转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械化,人们或许就都不用做事了。

    唐觉晓采纳了李怀仁的建议,让人写策划。

    李德那边唐觉晓也没冷落,毕竟是投靠盛唐的第一个农业大将。

    傅梦瑶还有一个月临产,唐觉晓要当爸爸了,决定给员工发福利。

    盛唐农科准备投资建“盛唐农业园”,全套采用荷兰模式最高标准,目前第一期先盖10公顷,专门用来生产西红柿、土豆。这不仅仅是员工食堂福利,盛唐还做礼品装,内部出售。价格方面好说,玻璃大棚20年能回本就行。

    一开始人们没感觉,唐觉晓想种地已经很久了,这谁都知道。

    后来有人去查了价格……

    最高标准的话,一公顷投入至少800万人民币!

    “我的天,吃货为了吃的,竟然干出这种事!”

    “唐总这是为了自己吃吗?他吃的东西哪样不是全球各地进口来的?他这是为了我们!不得不说,给唐总点赞!”

    “太期待了!作为从企鹅跳槽到盛唐的员工……”

    “作为从阿里跳槽……”

    “作为从度娘……”

    ???

    两马一李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丁三石在微博发言:“务农这件事,一圈朋友里就我俩最认真了!”说完艾特唐觉晓。

    一时间“唐觉晓和丁三石这俩,务农才是爱好,做互联网只是为了糊口”的段子再次火起……

    唐觉晓是真心想做农粮,中国确实有厉害的农业公司,中粮、北大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