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廖三斤的判断力
说到这个廖三斤,在长沙也算是一个传奇,当年他很瘦,也只是一个在长沙街头摆残棋混点生活费的小角色,那年杜老爷子路过长沙,在街上偶遇了廖三斤在街边摆着残棋,廖三斤现在都还记得当年那局让杜老爷子都佩服不已的残棋名***江花月夜”,其实这局棋就是廖三斤闲来没事的时候依照残棋棋谱上的一局不知名的残棋随意减少了两颗棋子改的,也就是这个名字还费了点功夫,因为廖三斤深知国人的劣根性,所以不管棋局如何,先起个好听玄幻的名字那准是没错的。
按照廖三斤后来的说法,那局“春江花月夜”其实谁没有解的,不论是黑棋还是红棋,往下走就都是死路一条,只是那天生意极差,这可能和廖三斤在这条街上呆的时间太长,大家都知道想从廖三斤手里赢下一瓜半枣的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没有人再来“上当”了,廖三斤心里想着今天过后是该换地方了,听说湘潭那边不错,廖三斤就准备那天过后就转战湘潭了。
谁知道那天快临近黄昏的时候,杜老爷子就出现在廖三斤的棋摊前了,本来这局“春江花月夜”是廖三斤准备在收摊之前自己下着玩的,可没想到路过的杜老爷子一下子就被这局怪异的残棋给吸引住了,蹲在廖三斤的棋摊前就入迷的看着这局“春江花月夜”。
杜老爷子一生见过各式各样的残棋无数,经典烧脑的残局也是遇到过不少,每一次道一个新的地方,杜老爷子局喜欢在大街小巷这么到处走走,看看街边巷尾下棋的摆摊的,杜老爷子认为从中是可以悟出许多灵感来的。
这一次杜老爷子也就是为了在长沙开杜家棋社分社的事情过来的,选址一系列的事情都还是比较的顺利,最让他头疼的自然还是人才的问题,有东北李本军的珠玉在前,杜老爷子这一次还是想的应该在长沙当地找一个扛把子的,可如今百废待兴,稍有点本事的人也大多朝着沿海一带下海淘金去了,而且还是那句话,有本事的人还不一定就能胜任棋社社长这个职务,至少也要是一个懂棋之人才行。
在长沙建分社,当时在杜家内部也是饱受争议的,因为当时东北几家分社的局面都还没有稳定,加上上头政策的不明朗,使得杜家上下都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的,多数的人建议,还是应该先稳固住现有棋社,不应该盲目的扩张,否则要是战线拉长了,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这样一来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可能会因为这样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
不过杜老爷子却不这么看,因为当时在中国的象棋界,除了他杜家之外,四川的唐家和广西的张家其实也是虎视眈眈的,四川唐家的势力虽然主要是在西南西北一带,可早就听说了他们有出川北上的打算,广西的张家更不必说,一直都是有一统全中国象棋江山的雄心壮志,要不是有老太太靠着祖训在那里兜着,张家的那位志存远大的大少爷恐怕早就是在江湖上掀起大风大浪了。
所以在杜老爷子看来,在市场最为冷清的时候入市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快速的占领市场,还能在竞争微乎其微的环境中将成本控制到最低,要是等到大家都入市了才想起来占领市场那个时候不仅是财力上,在人力成本上也是要多付出现在的数倍,基于此,杜老爷子才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的筹划起了包括长沙分社在内的全国数十家棋社,只是长沙的地理位置优越,杜老爷子比较上心。
后来的发展验证了杜老爷子当初眼光的独到,就是因为杜老爷子超前的布局,使得四川的唐家一直对于出川犹豫不前,而广西的张家也是,在杜家棋社遍布全国之后,张大少爷也没有了一争天下的豪气,因为杜老爷子一早打下的根基,使得杜家棋社一跃就成了中国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棋社,在这几十年来直到现在都还是无人能望其项背。
话又说回来,在杜老爷子被廖三斤的“春江花月夜”吸引住的时候,老道的廖三斤也看出了杜老爷子身上那股和常人不同的气质。
廖三斤在江湖上混迹多年,也算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贩夫走卒和能人异士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穿着上的不同,可是在廖三斤眼里,却是有他自己的一套识人标准,就比如那天蹲在他棋摊前的杜老爷子,虽然看着最多也就是仙风道骨,可是跟着他的那两个神情严肃的年轻人还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