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要参观纺织厂,我恰好认识一位工厂主,可以带您去逛逛。”
“好主意。”罗兰欣然道。
白鸥港的工业区设在海边,这主要是出于运输和动力的便利。
纺织从家庭作坊发展到集中在厂房中生产的大工业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动力。
罗兰站在高处回望白鸥港轻工业集中布局的湾区,最醒目的风景并非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作坊,而是沿着海滩整齐排列的水轮和风车,这些简单的机械装置昼夜旋转,一年四季为各家工厂提供几乎免费的动力。
除了纺织厂,海边还有很多磨坊,有的以加工谷物为主,有的则以榨油为主业,带动磨盘的动力装置主要也有两种,或者是利用潮汐推动的水车,或者是利用海风驱动的风车。
基特兰德矿业区、南方地区和帝国内陆普遍应用的魔晶蒸汽动力装置,在白鸥港工业区比较少见,这也是因为潮汐和风力等天然动力太过丰富——有免费的动力可用,工厂主们自然不会花钱去购买昂贵的魔晶蒸汽机。从短期来看,这的确是最有利可图的选择,然而从长远来看却未必是好事。
这次实地考察还验证了罗兰关于产业布局的一些想法。
滨海地区牧场有限,不具备大量饲养绵羊和洛斯兽等产毛牲畜的条件,也就不可能成为纺织品材料的原产地。
白鸥港当局巧妙的运用资本、技术和海外贸易这三大比较优势,将以纺织品为代表的轻工业链条切割成上游和下游两大环节。
当地的纺织厂只从事高附加值的下游环节,也就是将集中采购来的羊绒和驼绒加工成呢料,其中二分之一出口外销,四分之一就地消化,高档料子卖给裁缝铺,档次稍低一点卖给成衣店,档次最低的廉价面料则处理给估衣店——在这个工业化刚起步的时代,还不存在成衣品牌概念,成衣店和估衣店面对的客户群都是中产以下的阶层,比如穷学生和跑船的水手,真正讲就时髦的人绝不会去买成衣,而是请裁缝量身定做。
那么还有四分之一呢料去了哪里?
答案是返销到那些提供羊毛等纺织品原料的产地,比如基特兰德城。
米哈伊尔曾向罗兰透漏他的生意诀窍:400包驼绒按照交易会上的价格卖给扬波商会控股的织布厂,用来抵账的是两百匹当季流行的印染呢料。
他用驼队运来绒线,然后再把布料运回基特兰德城出售,机器纺织的呢料质量比土布更好,印染也更美观,绒线变成呢料,一转手就能赚取超过五成的差价,所以现在你知道他为什么对拦路收购的“二道贩子”不屑一顾?因为他有更稳妥、更有利可图的包销渠道。
“生意做到这个地步,坦率地讲风险全在路上,所以你看我在别的地方或许会计较成本,唯独请佣兵保镖绝不小气,扬波商会也一样,只要海上风平浪静就可以躺着赚钱,所以说啊,没有谁比我们这些贸易商更盼望天下太平了。”向罗兰讲明自己的经营秘诀之后,米哈伊尔由衷感慨道。(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