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中,除了亲卫家丁之外,其余的兵卒每日里都不得闲,要为军将种地做活,甚至要摆摊买卖,为上司军将牟利,为养活自家。
地方上还好些,京营的兵卒,往往被有权势的宦官和勋贵们当做奴仆使唤,明明是军中服役,实际上却成了贵人们的仆役和农奴,至于什么时候训练武备战技,那就没有人理会了。
相比于官兵,赵字营的家丁们则很纯粹,每日里就是操练,闲暇时候整备自己的兵甲,修缮营盘,所做的都是份内事,比起那些整日里不做正事的官军士卒,某种意义上,家丁算得上是清闲。
但不管有没有训练,家丁们不能擅离营盘,外出都要请假报备,如果擅自离开,那就按照逃兵论处,责罚令人不寒而栗。
从前赵字营家丁请假不难,如果符合规条,连正们也不会为难,毕竟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回家也方便,除了赵字营也没什么别的好去处,逃跑的可能性也小,可樊金榜那桩事出了之后,想要请假就不那么容易了,各级头目下意识的觉得,正因为樊金榜假期回家,才生出这么多的是非来。
尽管赵进那边没有明确的吩咐,可各团各队的首领们都是下令,无事不得轻离,每日戒备不停,家丁们的训练强度也跟着上来,每日里除了操练就是呆在营房里讲过往,这是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闲时以队为单位,家丁们讲述自己没当家丁之前的日子,进行比较,然后要在连这一级宣讲。
开始时候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自家私事何苦拿出来说,但有人开头,后面的人就会跟上,尽管大家所说的彼此大都了解,可这么一说触动更深,原来自己在进爷这边得了这么多好处,原来自己和家人在加入赵字营之后才挺胸做人,在之前牛马不如。
这讲过往仅仅针对家丁,连正和队正往往只是督促参与,不过,也有忠心耿耿之辈提出,他们也要做这个讲过往,若是在家丁面前不方便,那就地位差不多的一起来讲,彼此巩固忠心。
庄刘就是用这个理由将“兴龙社”的成员们召集在一起,从前请假容易的时候,训练闲暇,熟悉的连正队正也会彼此走动,那时候聚集很容易,现在就要用这个理由了。
每次“兴龙社”的聚会,庄刘都是忐忑不安,他知道连正队正们的私下结社犯忌讳,一定要保密,可另一方面,庄刘又想让赵进知道这件事,毕竟这是大伙对进爷的一片忠心。
庄刘出身于徐州卫,是卫所贫寒子弟,自己练出了一身好武技,他不怎么瞧得起卫所出身的同辈武人,在庄刘看来,这些卫所子弟也不过是家里条件不错,让他们自小就能习练弓马武技,若是自己有这个条件,肯定会更加出色,心底里,庄刘对赵进等人也是这个看法,甚至觉得这不过是赵振堂和董吉科推出的幌子。
在现实面前,怀疑很快就烟消云散,庄刘觉得赵进和伙伴们在他的理解之外了,算起来年纪差不多甚至略小,可进爷如此勇悍绝伦,如此雄才大略,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和局面,不该出现在徐州。
庄刘比旁人想得要多些,尽管他一开始加入赵字营不过是为了温饱和历练,可在这里面日子久了,庄刘看到了更远更大的可能,看到了自己不同的将来,他越来越尽心尽力,想要在赵字营中爬的更高,位置更重要,所以庄刘放弃了地位更高些的弓队队正,而是去做亲卫队第一连的连正。
日子久了,庄刘已经不把赵进看成自己的同辈,他越来越仰视,越来越崇拜,觉得赵进就好像是神一般。
不过庄刘也有不满处,他觉得赵字营上下对赵进还不够忠心,徐州各处对赵进也不够尊重,如果真有什么大事发生,这些人和势力都指望不上,怎么办,那就要汇集志同道合之辈,扶保进爷。
年轻人都崇拜英雄,在赵字营中,和庄刘差不多想法的人有不少,那些现在已经做到连正队正位置的老家丁,很多都是这种,只不过脑筋像是庄刘这么清醒的却不多,庄刘一提出来,大家一拍即合。
这“兴龙社”吸纳新成员很谨慎,标准也很高,第一要是老家丁出身,什么是老家丁,参加过徐州城下平定流贼那一战的就是老家丁,第二要身家清白可靠,一定要是卫所或者州城之内,卫所和州城之内大伙彼此相识,符合这两个标准之后,还要对赵进忠心耿耿,做事勤恳,作战勇敢,。这几个评价只要众人观察就很容易得出。
符合前面那两个标准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