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那年,他父亲去了柳家提亲。柳家对杨思很满意。二人的婚事很容易就促成了。成婚后,杨思白日耕田捕鱼,晚上读书,偶有闲暇,便陪着柳意郊游嬉戏,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今日,他们和往常一样,一起出来钓鱼,闲谈一些风物。不知不觉,将近日落,二人放下鱼竿,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土山观赏晚霞夕照。杨思有意在娇妻前卖弄,还背诵了几首诗词。
晚上回去,柳意做了杨思最爱的鱼羹。饭好之后,夫妻二人对月对酌,酒至微醺才罢。洗浴完毕,二人卧于帐内凉席之上。柳意手摇蒲扇,杨思则聊一些前朝掌故,柳意听得津津有味。将至三更,有了些清凉,二人交颈而眠。
如此日子,一过便是三年。三年后,新皇登基,开了恩科。柳意劝杨思去考场试一试。杨思却不愿意去,他舍不得妻子。柳意足足劝了杨思小半个月,方才说动杨思起身。
杨思入秋时节,与妻子洒泪而别,带着牵挂出发了。一路上晓行夜宿,杨思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才来到京城。
住在简陋的客栈里,杨思呵开冻墨,给父母和柳意各写了一封家信,报了平安。给柳意的心中,杨思饱蘸思念。住下之后,杨思拜访了几个同行,闲暇温书会文。在同乡一位前辈的劝说下,杨思到当朝权贵府上干谒了两次,未获会面,阑珊而回,便绝了取巧的念头。心静之下,除了乡思日浓,倒也没有别的纷扰。
冬去春来,终于到了上考场的日了。杨思提着考篮,天不亮就来到了贡院。排队、搜身检查、入号。拿到考卷后,杨思只觉文思泉涌,倒是没有任何滞涩。早早交了卷回到客栈。余下的日子他四处游逛,不知不觉到了放榜的日子。皇榜之前,士子云集。有名者欢天喜地,无名者垂头丧气。杨思看了两遍,没有自己的名字,倒也谈不上多么悲伤,就回到客栈收拾行李,返回家乡。
柳意等到杨思回来,欣喜非常。杨思谈及自己落榜,柳意安慰了无须介意。接下来,夫妻俩又过上了你侬我侬的日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又过了五年,杨思的父母一前一后去世。杨思的父母生病期间,柳意侍奉公婆,极为孝顺。杨思守孝三年,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这一年又是大比之年,柳意劝杨思再到科场试一试。杨思犹豫很久,最后对柳意说,这次若是不中,以后便不会再参加科考。
这次应考,倒是十分顺利。放榜之日,杨思位列二甲。经过吏部铨选,杨思实授县令。
到任之后,杨思将柳意接到身边。杨思不贪不占,劝农桑,薄徭役,倒是百姓称颂的好官。
又二年,天降暴雨,洪水泛滥,瘟疫四起,百姓深受其苦。杨思毅然开仓放粮,救活了全县百姓,却也因此触犯律令被罢官。
二人回到乡里。一个是断了仕途的官人,一个是云鬓轻挽的娘子,夫妻举案齐眉,一生没有子女,到老无疾而终,合葬于山丘之阳的松柏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