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他没那么好心去关心郑国人。但是,如果郑国出战了,那么他们就不用向晋国支付征税,或者减少支付的份额——人国内正发动对外战争,你总不好意思继续勒索郑国吧?
然而,晋国确实需要勒索诸侯国,以支撑自己度过荒年,所以郑国想借对外战争逃避对霸主国应尽的义务,士瑕不能容忍。
子产微笑着回答:“早不说:因为我们郑国才侍奉伯国不久,不敢希图获得霸主国的照顾;至于晚不说——楚国日日强大,如果这次我们错过了机会,恐怕今后再也没有机会,惩罚楚国庇护下的陈国了。”
子产还没有说的意思是:郑国这几年被折腾惨了,国力在摇摆不定的投靠当中,被迫同时向楚国与晋国进贡,以至于国家已经衰落到亡国的边缘。而同样在这几年,晋国坚定盟友宋国获得了晋国赠送的偪阳,鲁国也在征讨齐国当中,也获得了大片土地。
春秋时代,各国格局是:一等强国为齐国和秦国。二等强国之首为郑国,下来才是轮到宋国鲁国卫国。现在齐国被肢解,鲁国、宋国国力跃居于齐国之上;卫国失去四分之三领土,沦落为四流国家。而老牌二等强国郑国也沦落到二等国家的垫尾,国力既比不上宋、也比不上鲁国。再这样下去,等到楚国恢复了力量,位于晋楚交锋前线的郑国,国力将继续滑落,直至亡国。
一代名臣子产不允许出现这种现象,他甚至等不到晋国出兵帮助郑国,也要独立承担攻击陈国的任务——赵武虽然不如范匄贪婪,但这场战争如果他要插手,恐怕郑国连残羹剩炙都轮不到沾手。如此一来,郑国如何扩张领土?如何赶超宋国鲁国?
所以子产才要在这微妙的时刻,才要在齐国刚刚屈服,郑国免除了征战义务,但晋国却因为灾荒无力出战的情况下,抢先攻击陈国,以便独立享受战争的成果。
士瑕摇头,继续拒绝:“我们的盟约是‘大毋侵小’,今年一是大灾荒,使得各国没有军粮;另外,我们也正在着手建立各种规章——盟约泛泛的说‘大毋侵小’,却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与实施细则,我们准备确立这份细则,以便规范列国之间的关系。”
子产摇头,昂然说:“往昔虞阏父做周的陶正,为我们的先王(周武王)效劳。我们先王褒奖他能制作器具、有利于日用,同时考虑到他是圣人(虞舜)的后代,就把长女大姬许配于他的儿子胡公,并把他封在陈地,使他成为“三恪”(恪:敬。周人封黄帝、尧、舜后人为诸侯,称为三恪)之一。所以陈国国君是我们姬姓女儿所生,至今仍仰赖周室的恩德。
桓公去世(在前707年)后陈国内乱,蔡国人想立蔡女所生的公子,我们的先君庄公拥护五父,并立之为君,却被蔡人杀死。我们又与蔡人一起拥立了厉公,一直到庄公、宣公,陈国的国君都是我们拥立的。
夏氏之乱(夏征舒杀陈灵公,在前598年),成公流离失所,又是我们郑国帮助他回国即位——上述事实都是贵国国君所了解的。
现在陈国忘记周王的大德投靠了蛮夷楚国,丢弃我们的大恩,抛弃我们这些姻亲,依靠楚国人多势众,居然来欺凌敝国,他们‘欲壑难填’。这样的人,我们怎能不惩罚?如果这样的事我们都能忍下,今后还有谁尊重郑国?
而且,陈国靠近敝国,也就意味着陈国靠近王室土地,万一敝国遮挡不住,陈国就能直接攻击到王野,敝国非常害怕因为国家弱小而令‘大姬(大君姬姓,指周天王)’蒙受耻辱——请一定容许我们讨伐陈国!”
子产把周天王都搬出来了,说明郑国扩张的坚定决心。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各国不进则退,郑国要维持自己二等强国的地位,就必须不停的扩张。如果郑国错过了这个机会,等晋国缓过手来,那么郑国必将沦落成永远的跟班,只能跟在晋国后面捡一点晋国吃剩下的残渣剩饭,子产绝不愿意郑国沦落到那个地步。
然而晋国绝不能允许郑国攻击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