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皮是眼睛一亮,施蒂利克是眉头紧皱。
比赛在半场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就有三名韩国球员体能出现问题,那么上半场尾声阶段是可以做做文章,争取在上半场解决战斗!
施蒂利克则担心不已,但是现在换人显然不太合适。
到底如何抉择,施蒂利克心里完全没有主意。
经过大概十秒钟的时间思考,他转身拉着助手,商讨一番。
注意到这点的还有视野开阔的唐铮,他意识到上半场结束前似乎可以利用韩国队中场球员焦躁的心理创造机会。
比赛继续,金镇炫开出的球门球被唐铮高高跃起,摇头将球摆渡给右边后卫张林芃,中国队再次由守转攻。
孙兴民鲜有主动扑向张林芃,后者微微一愣,但脚下频率很快,右脚脚弓横向一推,给到横向跑动接应的唐铮脚下。
心里憋屈的孙兴民原地来了一个急刹车,然后追向控球的唐铮。
唐铮摇了摇头,孙兴民的做法可谓是非常优质,他的队友压根就没有要协助高位压迫的意思,自己的拼抢除了消耗体能之外,别无效果。
与此同时,唐铮左脚脚弓将球敲回中卫冯肖霆,然后再拉开角度接球。
孙兴民再次原地急刹车,追向接球的冯肖霆。
结果冯肖霆不停球又横向交给右边路回撤成直线接球的张林芃,转播画面的孙兴民像个无头苍蝇般又跑向张林芃。
张林芃在波尔图经常跟队友打各种三角传递,回到国家队也是熟门熟路,右脚脚弓一推,足球又来到唐铮脚下。
连续几个急停加速的孙兴民终于停在原地,然后愤怒的甩了甩右手,嘴里振振有词。
不难猜出,他在抱怨队友的不作为。
经常观看足球比赛的球迷很容易想象得到穆里尼奥执教皇马时期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他也曾在巴塞罗那的各种三角传递下抱怨队友。
退守半场的韩国球员无不朝着孙兴民翻着白眼,主教练施蒂利克赛前可是拿着战术板重点叮嘱,比赛不要高位压迫,因为中国队的中场传递能力很强,与其无谓的消耗体能,倒不如回到半场防守,等待反击机会。
主教练施蒂利克倒没有对孙兴民的做法表现出任何不满,因为现在这支韩国队正需要孙兴民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
转眼间,比赛来到上半场尾声阶段,南泰熙、朴柱昊和金昌洙因为紧张造成的体能消耗过大变得越来越明显。
不过唐铮没有从中路寻求空当,而是从韩国队右后卫金昌洙这里找机会,所以他连续给吕良传球。
吕良能够成为继唐铮之后第二个成为欧洲金童奖得主的中国球员球商自然过硬,很快意识到唐铮的意图。
之前吕良都是跟队友寻求配合,很少进行个人突破,现在有了唐铮的指示,自然增加突破的次数。
刚开始金昌洙还可以在寄诚庸的协助下勉强防住吕良,但是随着中国队左后卫李学芃的往前参与进攻,他背负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再加上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体能消耗,金昌洙的精神有了奔溃的迹象。
站在场边观看比赛的主教练施蒂利克当然也注意到了这点,但是他的提醒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场上球员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赛对抗中,压根就没有多余注意力放在场边。
“嗷嗷嗷——”
另外,布里斯班体育场的狂热氛围随着吕良的突破变得更加狂热,制造出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足球又一次被唐铮传到吕良的脚下,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唐铮传完足球之后又往前跑了几米,作势要接应吕良。
顿时间,寄诚庸和南泰熙都变得无比紧张,注意力更多是放在唐铮身上。
唐铮的个人能力已经无需多言,所以韩国队右路防守重任瞬间压在金昌洙肩膀上。
吕良视野较为开阔,在李学芃沿着左侧边线前插吸引了金昌洙的注意力后猛地用右脚外脚背将球往右一拨。
金昌洙连忙启动跟上吕良的向右拨球,但是下一刻,他不得不原地急停,因为吕良用右脚脚背将球传向进攻左路。
李学芃高速插上!
尽管金昌洙再去追李学芃已经来不及了,他也没有放弃,中卫郭泰辉高速补防。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学芃在拥有拿球直接传中的情况下将球倒传到进攻左肋,现场导播猛地切换镜头,唐铮出现在转播画面里。
同样出现在转播画面的韩国球员没有多余的思考空间,跑向身边两米处没有人防守的唐铮。
接到足球的唐铮没有拿球调整,而是直接用脚弓推了一脚直塞球。
“吕良——”
央5解说员贺维双手猛地撑着解说席,激情澎湃的高呼道。
“嗷嗷嗷嗷嗷——”
布里斯班体育场上空也响起中国球迷下意识爆发出的巨大高呼声。
唐铮的传球方向跟吕良前插的方向完全一致,下意识做出倒地的寄诚庸不单没有封堵到唐铮的传中,甚至还影响到郭泰辉的判断,让足球漏了过去。
左中卫金英权受到俱乐部队友郜麟的前插影响距离吕良有点远,郭泰辉又在电光火石之间愣了愣,所以守门员金镇炫只能选择弃门出击。
吕良在禁区左肋右脚外脚背将足球往右轻轻一拨,然后左脚往前踏了一小步,抢在郭泰辉倒地放铲封堵和金镇炫完全封堵住近角前完成一脚抢射。
足球贴着草皮快速滚向球门近角,守门员金镇炫倒地侧扑没有碰到足球,足球贴着球门左侧立柱内沿滚入球网……
“球进了!球进了!”央5解说员贺维话音一转,声音高了八度:“新科欧洲金童奖得主吕良接到唐铮的不停球的直传球稍作调整完成一脚质量非常高的贴地斩!帮助中国队在上半场第四十三分钟扩大比分!”
“眼花缭乱的一脚传递撕开了韩国队的整条后防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