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为宝,世代传承,心中有数,有何不可?”
王世雄赞道:“大哥所说,清楚明白。但愿愚弟有缘与道教高功真人相会,综合道教精髓,另立宗派,将我商神宗的平德发扬到极致,争取叫我华夏以后的江山,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说了半天,王世雄的心思在这里。丘遁大为赞赏:“原来贤弟之抱负在此,愚兄适才唐突了。这可比商神宗的视野雄阔许多,也比正一道的精神更其高屋建瓴。凭贤弟之才,定能实现此种抱负,愚兄当不遗余力支持。”
余冠东、何冠玖夫妇也算是明白了,他们讨论的都是华夏亿万斯年的大计,虽然胸怀极其广大,却对于硖石山的现状毫无帮助。何冠玖不便挑起新话头,托辞出去看看寨兵,想要躲开他们这种空洞的谈话。
余冠东是东道主,不好躲避,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何冠玖的举动谁还不明白呢?王渐说道:“两位兄弟都是为了华夏一族万世不朽而出此宏论,但是别忘了,咱们今天是在硖石山,也要帮助硖石山、八公山众英雄摆脱目前窘境。”
丘遁、王世雄听王渐这么说,一起向余冠东抱拳施礼,面有歉意。
王世雄说道:“余将军的事情,就是德威的事情,我出一计,必叫宋室皇帝迅速解决两山英雄的出路问题。”
余冠东顿时大感兴趣,惊问:“三哥有何妙计?尽管说来。”
王世雄笑道:“德威回到金国,通过奔走,让金国遣使来请两山英雄。这边,故意将消息透漏给寿州及安丰军,让他们与金国争夺两山英雄。届时,大宋朝廷必然火速降诏,对两山英雄厚加封赏。”
余冠东一拍大腿:“三哥果然妙计!若如此,两山兄弟当对三哥厚为报答。众儿郎也不枉费了几次三番杀敌苦战。”
当晚,余冠东就叫来了西硖石寨主何冠龙、禹王山寨主何冠虎,长山寨主杨振雄,与沅水五龙详细计议。就依王世雄之计,明天一早,到八公山相会智深长老和清忠将军,共议大事。其他三位寨主为何这么爽快?
余冠东是二何的姐夫,这支义军之所以能拉起来,都是余冠东挑头干的。
杨振雄是义军中遴选出来的猛士之首,也与硖石三冠平起平坐,单独控制一寨,但毕竟队伍是硖石三冠的,他当然爽快了。再者说,这又不是什么坏事,干好事不也得讲究策略么?
却说杨振雄,以字行,单名一个峻字,乃后周忠正军节度使杨信的七世孙,即仍孙。杨信是他太祖。而杨信乃晚唐名将、玄武伯杨喻的曾孙,隔着三代祖,因此,杨喻乃杨振雄的十世祖,高居鼻祖之上。
杨振雄家世代经商,却为何成了义军首领?
原因很简单,两年前,杨峻随父兄外出贩卖,金狗将他们在陈州南顿县的家洗劫一空,就这么父子三人都投了硖石三冠的义军。
次日,余冠东、杨振雄两人,带上丘遁等沅水五龙,飞马直奔八公山。
所谓八公山,实叫肥陵山,在寿春县西北五里,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其东南麓有淮南王刘安墓;西南麓有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墓。
说起肥陵这两个字,当然是指此山在肥水之上了。但是,地名凡带有“陵”字的,绝非后人以为的山名多用这个字,写书人以为,必是八大古朝的帝王陵墓。
八大古朝当然是指炎黄阳辛唐虞夏寒,前文多所涉及,不予赘述。
《水经注》对八公山的记述颇为有趣:淮南王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千人,皆为俊异焉。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
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以闻。八公咸变为童,王甚敬之。
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者,俱得上升。
其取升之处,践有石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
由此神话,又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八公山遂扬名于世。
余冠东带领众位到了八公山寨门,义军守寨门的校尉当然认得硖石山的大哥了,先接住攀话,令小校飞报智深长老。
不一时,随同小校飞来一匹黄骠马,一位青年大汉,手执一双戒刀,宛如江湖传言的行者武松样貌打扮,威风凛凛而来。
这小子生得: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青年滚鞍下马,对余冠东等人抱拳施礼:“八公山前山统领、托天叉圣武宗麟,参见硖石大帅!父亲和义烈禅师马上就到。”
哟哬,听了他的报号,看他的年纪约二十一岁的样子,难不成果真是行者武松的儿子?他明明拿着一双戒刀,却为何大号是托天叉圣?
丘遁赶忙问:“在下丘遁。请问武将军,看你样貌,莫非清忠将军、寿昌子武松之子?”